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练习试题(十)
一、阅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然后回答下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2.作者最后的选择表明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3.这首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二、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题。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4.这段文字驳斥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是如何反驳的?
5.在驳论中作者又揭露了什么问题?
6.作者引用历史事实表达了怎样的立场?
【参考答案】
1.表现了词人苏轼出世与人世的矛盾心理,既想超然物外,登临仙境,又担心“高处不胜寒”,难以割舍现实生活。(只答“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亦可)
2.执著现实,热爱生活。
3.这首词上片谈出世与人世的矛盾,结论是人间虽有烦恼,但也胜过天上的孤寂,表现出作者对人间生活的挚爱之情;下片谈对悲欢离合的看法,以自然之理比喻人生之理,指出人生不可能完美无缺,应该以达观的态度来看待人生,才能解脱内心的烦恼,表达了调人旷达的胸怀。
4.这段文字驳斥了司马光新政“以致天下怨谤”的观点。作者首先分析了“怨谤”产生的原因,抨击了保守派只顾自己不顾国家的态度,而后以“盘庚迁都”的典故表明了自己坚定的变革决心。
5.揭露了保守派不关心国事,只知苟安媚俗,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腐败现象。
6.表明自己未来国家利益坚持改革、绝不动摇的决心和态度。
小编推荐:更多有关成人高考专升本/高起点模拟试题
点击进入诚为径教育在线题库——海量成考真题/模拟试题等你来做>>
诚为径教育成考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有兴趣一起学习互助的考生可以【点此】进QQ群进行交流。
感谢您阅读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练习试题(十),本文出自:诚为径成考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chengkao.cwjedu.com/dxywmn/5274
- 温馨提示:
-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诚为径教育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