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考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政治真题答案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
政治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应试指导】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也有一些哲学家,如休谟、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2.【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陛的问题。
【应试指导】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应试指导】唯物辩证法揭示世界的状态怎样的问题,它的回答一是普遍联系,二是永恒发展。所以说,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4.【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应试指导】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5.【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应试指导】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是反映论。唯心主义认为认识决定外部世界,是先验论。
6.【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
【应试指导】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既不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寻找,也不能从纯客观的范围来解决。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即它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
7.【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存在的含义。
【应试指导】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个生产方式主要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地位。
【应试指导】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决定的。物质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直接就是为了物质利益;人们进行阶级斗争,最终也是为了物质利益。就是说要看是谁掌握了物质剩益,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意义。
9.【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上层建筑的内容。
【应试指导】上层建筑可以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10.【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应试指导】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其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当现存的生产力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时,就要求通过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即改变社会制度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
11.【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应试指导】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2.【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导致中国近代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及祸害的总根源。
【应试指导】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及祸害的总根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等发生变化,经济、政治、主权、外交等都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犯。
13.【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应试指导】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崔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这些不同中,因为领导阶级的不同引申了其它的不同,因此根本区别应该是领导阶级的不同。
14.【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革命主要的、长期的斗争形式。
【应试指导】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优点,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
15.【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毛泽东党风建设的内容。
【应试指导】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对党风建设内容作了高度概括,这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16.【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应试指导】党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7.【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应试指导】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鲒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8.【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应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9.【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
【应试指导】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
20.【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改革的性质。
【应试指导】改革不是传统意艾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原因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因而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2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主要内容。
【应试指导】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2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应试指导】什么是社会主义,探索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3.【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应试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
24.【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应试指导】“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是:第一个一百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5.【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立足点。
【应试指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立足点。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利,决不做外国的附庸,决不吞下外国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26.【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应试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27.【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应试指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8.【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国体。
【应试指导】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9.【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
【应试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大法。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30.【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应试指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31.【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应试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应试指导】核心是一国,即“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33.【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应试指导】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34.【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应试指导】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和共产党的性质,都决定了共产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35.【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应试指导】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36.【答案】A
37.【答案】C
38.【答案】A
39.【答案】D
40.【答案】C
二、辨析题
41.正确。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自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年底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自1956年年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韧级阶段。
42.正确。
(1)社会主义在具体的国家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和表现,社会主义体现在我国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很难实现的,我们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3)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简答题
4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2)所谓“一脉相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丢,坚持马克思主义昭示的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变。所谓“与时俱进”,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把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精神运用于理论和实践的生动体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44.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原因: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正是运用和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实事求是是体现、贯穿、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活的灵魂。
(3)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4)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瑰,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45.(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言之: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是有机统一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结合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越是得到保障,对改革的困难就越能多一些理解,对改革的举措就越会多一些支持,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越能坚如磐石。
(3)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
(4)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问题凸显,不和谐因素增多。民生问题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解决不好民生问题,就会丢失百姓信任,社会就会不稳定,所以说这是出发点;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来自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改善民生,就是服务人民的应有之意,所以说这是落脚点。
四、论述题
46.(1)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思想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于随心所欲,违背规律最;终要受规律的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通过探索才能了解,所以就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时,要尊重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忽视现有条件,忽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大干快上,搞大跃进式的发展,只能造成严重损失,欲速则不迭。同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要积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运用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认真研究、努力创造,不能坐享其成。
感谢您阅读2018年成人高考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政治真题答案,本文出自:诚为径成考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chengkao.cwjedu.com/zhengzhi/697
- 温馨提示:
-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诚为径教育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